新闻资讯
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新闻资讯

酒业未来路在何方?《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》提出六点建议

    2025327日,中国酒业协会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发布了《2024年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》,发布现场,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。

《报告》指出,整体上,当前国内酒类市场增速和效益明显下滑,亏损面扩大;业绩强分化,优势强集中;同时,高库存问题突出、价格倒挂现象严重、线上线下博弈加剧。

生产端来看,中国酒业分化加剧,发展承压。一方面,增速和效益明显下滑,亏损面扩大。另一方面,业绩强分化,优势强集中。透过数据来看,2024前三季度,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增速为10%,利润增速为10.7%,而同期行业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.2%-5.4%,可以看出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此外,酒业品类竞争持续加剧、产能过剩隐忧也进一步突出。

流通端高库存问题突出,竞争内卷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,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为1363.5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2%2019年到2023年,国内上市白酒存货规模合计从935亿元增加到1560亿元。在此库存高企状况下,渠道终端举步维艰、价格倒挂现象严重、线上线下博弈加剧。

在消费端方面,呈现多元化变化。居民收入增长放缓,支出增速下降;消费者决策更加理性,决策链更长;同时,随着人口迭代,z世代消费群体更加追求产品背后的情感价值和社交属性;消费场景多元化,购买渠道也更加多元化,传统电商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。

《报告》表示,当下,中国酒类市场面临品类竞争持续加剧、产能过剩隐忧、双理性时代、年轻化趋势等诸多困境和挑战。

面对由增量到存量的白酒周期,《报告》对白酒企业提出六点发展建议

一、主动降低增长预期,主动调节增长速度高速增长是产业自信,但同时也会积累许多矛盾,产业应调整发展策略和节奏,适应形势,增收换挡,主动降低酒业增长的预期,力争化解矛盾,帮助企业秩序化的发展。

二、统筹产区发展质量,促进经济动态平衡。中国白酒以香型划分的时代已经结束,个性化的产区表达、酒庄表达、风味表达、健康和文化表达时代正在到来,产区应该统筹前进,减少产业链价值的外溢,促进经济动态平衡。

三、以长周期视野构建良性产业生态。长期主义是中国白酒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发展规律,产业链各方应当正视当今消费不足的现实状况,齐心协力促进消费增长,减少库存压力,稳定市场信心,保障共生共赢,共同构建一个稳健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。

四、优化产品布局,避免全产品线。突出品质表达,避免大而全全品类全产品线的品牌结构,往往多就是少。

五、统筹渠道布局,打通线上线下的传统边界。线上线下渠道的灵活布局是酒类流通的必然选择。

六、把握新技术、新场景,拓展消费增量。企业需要前瞻性地在产品、渠道、消费端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
(综合媒体报道,侵权请留言删除!)